今日观察!多动症孩子并非调皮捣蛋,家长应给予理解和科学干预

博主:admin admin 2024-06-29 19:55:40 346 0条评论

多动症孩子并非调皮捣蛋,家长应给予理解和科学干预

**[城市名]**讯 (记者 [记者名]) 近日,一则“多动症男孩欺负同学被46名家长请愿转学”的新闻引发热议。孩子确诊多动症后,家长应该如何应对?如何帮助孩子更好地融入社会?

多动症并非洪水猛兽,科学认识才是关键

注意缺陷多动障碍(ADHD),俗称多动症,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,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、过度活跃和情绪易冲动。据统计,我国儿童ADHD患病率为6.26%,约2300万儿童受到影响。

然而,由于缺乏了解,很多家长和老师误认为多动症是孩子调皮捣蛋的表现,对患儿缺乏理解和包容,甚至采取打骂、责罚等方式,这不仅会加重孩子的症状,还会造成心理创伤。

科学诊断和治疗,帮助孩子重拾自信

多动症并非不可治疗,通过科学的诊断和治疗,患儿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和改善。

**1. 及时就医,确诊病情。**如果孩子出现注意力不集中、过度活跃、情绪易冲动等症状,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的儿童精神科或心理科就诊,接受专业的评估和诊断。

**2. 多元化的治疗方案。**多动症的治疗方案应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制定,包括药物治疗、心理治疗、行为干预等。

**3. 家庭、学校、社会多方协力。**多动症孩子的治疗需要家庭、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。家长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,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;学校应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,帮助孩子融入校园生活;社会也应给予多动症孩子更多的理解和关爱。

正确认识多动症,呵护孩子茁壮成长

多动症孩子并非天生的“问题儿童”,他们也渴望得到理解和帮助。家长应正确认识多动症,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,积极配合治疗,帮助孩子重拾自信,健康快乐地成长。

同时,呼吁有关部门加强对多动症的科普宣传,提高社会对多动症的认知和理解,为多动症孩子创造更加包容、友好的社会环境。

白菜贱如泥:滞销困境引何深思?

山东平度,10万斤大白菜滞销地里,白菜贱卖至一毛二一斤,无人问津;新疆石河子,菜农眼睁睁看着白菜烂在地里,只能无奈处理……

近年来,白菜价格屡屡陷入低谷,甚至出现滞销、贱卖的情况,这不仅给菜农带来了巨大损失,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。白菜,作为餐桌上的常见菜蔬,为何会沦落至此?

多重因素叠加,白菜价格持续走低

今年白菜价格低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。首先,暖冬导致白菜产量过剩。今年冬季,全国气温偏高,导致白菜生长周期延长,产量明显增加。同时,受去年白菜价格较高影响,今年种植白菜的农户增多,供给量进一步扩大。

其次,需求疲软也是导致白菜价格低迷的重要原因。近年来,随着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,人们对蔬菜的需求更加多元化,对白菜等传统蔬菜的需求有所下降。此外,新冠疫情的反复也对餐饮业造成了较大冲击,导致对蔬菜的需求进一步减少。

滞销困境凸显农业生产体系脆弱

白菜滞销、贱卖事件暴露了我国农业生产体系存在的脆弱性。小农户生产模式使得抗风险能力弱,一旦市场价格波动,就容易造成重大损失。此外,农业信息不对称也是导致白菜滞销的重要原因。许多菜农缺乏市场信息,盲目种植,导致供需失衡。

破解白菜困局,亟需多方合力

要破解白菜价格低迷、滞销的困局,需要多方合力,采取综合措施。政府层面要加强农业生产规划指导,引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,减少白菜等传统蔬菜的种植面积;同时,要完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,帮助菜农及时了解市场信息,提高抗风险能力。

农户也要转变观念,积极学习新技术,提高生产水平,种植更具市场竞争力的蔬菜品种。此外,加强冷链物流建设,畅通农产品流通渠道,也是减少白菜损耗、提高市场供应效率的重要举措。

白菜价格低迷、滞销事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,也引发了对我国农业生产体系的深刻反思。只有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,才能真正解决白菜困局,让农民丰收、让消费者得利。

The End

发布于:2024-06-29 19:55:40,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潇洒新闻网原创文章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